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5-04-16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问题一:电影《周处除三害》热播,影片中邪教组织用欺骗手段控制信徒精神、疯狂聚敛钱财、甚至残害生命的故事情节让观众触目惊心。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邪教组织吗?公安机关防范处理邪教做了哪些工作?作为普通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邪教组织人员的欺骗、拉拢、又该怎么应对呢?(厅防范和处理邪教犯罪工作总队副总队长崔森)

答:电影中讲述的名为“新心灵舍”的“灵修”组织的所作所为具有典型的邪教组织特征。现实中的邪教组织相比故事而言,其欺骗手段之庞、精神控制之深、社会危害之重,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我们四川而言,目前我们发现掌握的邪教、有害气功组织就有16种之多,其中活动比较突出的邪教组织有“法轮功”“门徒会”“全能神”等。他们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制造事端、散布迷信邪说,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犯下累累血案。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邪教问题综合施策,打防管控结合。一是依法严厉打击。对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财产权利的犯罪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比如,2021年雅安市某民宿发生一起因信奉“观音法门”邪教组织致1名不满周岁婴儿死亡的恶性案件。我公安机关缜密侦查调查,迅速查清违法犯罪事实,完善固定相关证据,以“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将8名嫌疑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二是加强教育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工作理念,通过思想转化攻坚、生活帮扶、子女帮教等方式教育转化一批被邪教蒙骗、裹胁群众,教转率达76%。三是加强宣传教育。以反邪教“新视界”新媒体行动和“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专项行动为载体,推动警示宣传教育向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易感人群精准发力,仅2024年就覆盖在校师生147万人,社会面群众120万余人。总体而言,近年来我省的邪教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邪教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此,我们公安机关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认清邪教本质特征、自觉抵制邪教渗透,生活中发现邪教人员活动请立即报警。

问题二: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强反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请问四川近年来是如何加强我们的反恐怖主义能力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厅反恐怖总队政委潘

答:近年来,四川反恐部门在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恐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坚决守住了暴恐案事件“不发生”的工作底线,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成都大运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安保反恐工作任务,为构建平安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反恐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反恐怖工作,相继出台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实施意见和履职报告、问题通报、约谈、问责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党对反恐怖工作的统一领导。我们积极主动适应反恐怖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把近年来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反恐怖工作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固化下来,于2022年5月1日,颁布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从法治、体制、机制源头上破解制约我省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瓶颈问题,建立健全反恐怖工作组织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社会参与的反恐怖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基层治理,筑牢反恐防线。2023年以来,我们深入落实公安厅党委“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反恐怖工作现代化主线,牢牢把握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部署开展以反恐法治化建设为牵引、综合防控体系为重点、精准预警体系为关键、服务管理体系为根本的反恐怖“一化三体系”基层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反恐防恐“六住”措施,严密涉恐要素管控,坚持以法治促常态、以制度促规范、以实战促实效,进一步撬动党政资源、整合部门资源、激发基层资源,不断提升“打”的震慑、筑牢“防”的屏障、提升“治”的水平,凝聚起反恐防恐合力。三是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反恐能力。持续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铲除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思想滋生土壤,做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消除了一批涉恐安全隐患。持续推进全省反恐突击力量、应急预案建设,补充完善11类43名行业反恐专家,常态化开展演习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持续探索大型活动安保能力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区域协作,建立高效运转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做好大型活动反恐安保经验做法。持续运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狠抓科技赋能,依托大数据实战中心,建成反恐信息平台,深化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切实发挥了合成作战效能。

下一步,全省反恐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指引,以“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为先导,以构建反恐领域“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主线,抓好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忠诚履职、奋勇争先,切实肩负起反恐维稳的职责使命。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理解、宣传四川反恐工作,同心同力、相向而行,共同做好平安四川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

问题三:四川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大安全理念和网络安全观的传播?(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副总队长赵禹)

答:四川网安部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顺应国家安全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借助持续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推动大安全理念与网络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一是坚持以打促宣,展示决心。多次召开“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重拳整治网络乱象”新闻发布会,通报严打各类网络犯罪活动成果,深度剖析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典型案例,彰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坚定决心,让公众切实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网安部门守护网络安全的力度,从而推动大安全理念和网络安全观传播。二是强化聚合宣传,创新形式。找准网民兴趣点和知识盲区,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典型案例。制发剧情类、民风类、歌曲类、真实案例改编类等趣味宣传视频,以鲜活案例讲解网络乱象危害,用具体措施引导网民识别、防范不法侵害,让网络安全知识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大安全理念和网络安全观更易被接受和传播。三是坚持借势造势,发动各方。发动人民群众。建立网上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网民参与平台信息管理、举报违法有害信息,提高群众参与打击整治网络乱象的热情,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对大安全理念和网络安全观的理解与践行。发动广大商家。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亮屏”行动,在火车站、汽车站、人民广场等户外 LED 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使群众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接受网络安全观念。发动职能部门与本地网站。会同工信、通管等部门,依托运营商短信平台,针对本地高发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向辖区用户发送温馨提示短信,强化群众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借助浏览量较大的论坛、网站,发布“共同抵制网络乱象”倡议活动,引导网民参与接龙,凝聚网民力量,全方位推动大安全理念和网络安全观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广泛传播。

今后,四川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将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效能,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