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安厅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公安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聚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全面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思想引领,把牢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公安建设,坚定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公安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厅党委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系列专题研讨,厅属各部门开展专题学习40余场次,面向全省公安机关先后举办专题辅导2期,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政治轮训、业务培训的必修课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公安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公安厅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厅党委班子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510·我要廉”主题教育警示活动,召开厅机关正反典型教育警示大会,组织观看《警钟》系列警示教育片5780余场次,教育引导全警养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叶寒冰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中共四川省公安厅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四川省公安厅委员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将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第一程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强化支撑保障,筑牢法治建设根基。一是建好用好执法办案场所。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执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打造“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88个,大力推动刑事案件、重大敏感行政案件进入中心办理,实现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办案。建成标准化案件管理中心232个、案件管理室680个,配备专职案管民警780余名,配套运行“受、立、办、送”工作机制,有效杜绝案件办理风险隐患。配套建成执法办案智能辅助系统、监督管理系统、执法效能智能评价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全省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行政处罚均衡量裁、执法音视频等执法办案系统,有效提高执法办案和执法监督智能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启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立改废”工作,组织编写《常用涉外法律法规汇编》。制定完善《接报案与立案管理工作规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等6项基本制度,会同省法院、司法厅建立行政执法争议化解协调机制。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备案率、合格率、及时率均达到100%,对2001年以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集中清理,修订9件、废止7件、失效34件。三是持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建立常态化学法考法制度,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件、疑难法条学习培训,分级开展领导带头学法、会前学法讲法、全警学法考法,2024年全省共有2900余名民警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7%。组织举办全省公安法制部门负责人培训班、业务骨干能力提升班,参加公安部“法治讲堂”系列培训、“公法”同堂培训8期,组织实施全省公安法制业务能力大练兵,有效提升全警执法能力。加快建设全省公安法制人才库,加强人才培养激励,部分市(州)公安机关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民警记三等功,挖掘、培育一批法制业务技能尖兵充实到全省各级公安法制队伍。

三、严格执法监管,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改革提升执法监管效能。深化接报案与立案改革,制定《四川省公安机关接报案与立案管理工作规定》,推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快建成规范便民接报案中心,严格规范接报案与立案工作,把好执法办案第一关口。深化执法管理改革,进一步发挥政委、教导员分管法制工作的制度优势,健全完善侦监协作、简案快办、刑事速裁等制度机制,推动侦监协作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检察官实质化入驻,不断强化执法管理实效。持续深化执法责任制改革,推动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执法监督作用,压紧压实各警种条线执法监督管理责任,聚焦异地执法、涉企执法等重点领域,针对性完善执法监管措施。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推进督察信访、审计、法制等部门协同履职,以大监督格局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二是强力整治执法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有案不受、有案不立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核查有效警情,整治受案立案超期、压案不查问题。深入开展涉企执法专项治理,排查涉企案件,查纠问题案件,依法变更、解除冻结资金。开展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集中整治,查纠问题案件。三是持续开展网上巡查和案件评查。聚焦不当干预、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对全省公安机关立案一年以上未侦查终结等四类重点案件进行检查,网上巡查案件,随机评查案件,整改各类执法问题。

四、强化法治保障,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稳定。部署开展“谋治”系列行动,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确保全省政治社会持续安全稳定,全年刑事、治安案件数量分别同比下降25.77%、6.02%。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全省公安机关调处矛盾纠纷86.36万件,未发生重大规模性群体性事件。依托“三为三要三强”风险防控体系,预警通报各类涉稳线索,有效防范、稳妥处置风险。全省连续6年未发生重大个人极端案事件。是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4件、恶势力组织案件34件。全省命案现案破案率实现100%。严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开展“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全省电诈案件立案数量同比下降13.62%,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4.29%。部署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禁毒斗争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是全力守护人民生活安宁。部署开展“昆仑2024”等专项打击,侦办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犯罪案件1983件、生态资源领域犯罪案件2347件,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5.73%,连续10年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持续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森林草原火案同比下降33.3%,火案侦破率连续三年100%。圆满完成世园会、汤尤杯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五、聚焦发展大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护航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川渝警务合作,完善跨区域警务合作机制,调整完善成都超大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出台实施《关于支持攀枝花市公安局改革创新护航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0项举措,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发《涉企案件监督管理规定》《规范办理涉企案件指引》,健全“护企优商”机制。常态化开展“惠民利企”走访调研,部署开展“护品牌、促发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提升服务效能。优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机通办”服务,推出居住证申领“全程网办”、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等便民举措。全面实施出入境证件换发补发“全程网办”等6项便民利企政策措施,新增拓展70余项服务事项。四是助力对外开放。主动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便利,实现我省“人才举荐”“外籍博士”两项永居便利措施零的突破。推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口岸签证工作高效运转。推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公安、金融、民航、社保、文旅、教育等领域应用,完成60项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改造,外国人在川生活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公安厅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民警的执法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执法规范化要求,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纪法衔接等工作还需协同推进,法治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2025年,公安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为契机,部署开展主题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制胜”行动,深入实施“深耕善治”行动计划,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更高水平法治公安建设,健全执法规范体系,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四川省公安厅

2025年2月27日

分享
TOP